为严肃机构编制、组织人事和财经纪律,加强和规范海林市财政供养人员管理,清理杜绝单位和个人虚报冒领财政工资等“吃空饷”问题,海林市编委办与市委组织部、市委监察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海林市启动了新一轮清理财政供养人员工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5部门联合下发了《海林市机关事业单位清理财政供养人员实施方案》。重点对在编不在岗人员,已经调离但未办理核减编制人员,已死亡仍由家属领取工资或退离休费和补助的人员,虚报及多领、冒领工资津贴和补贴补助的人员,超编制人员等13种清理范围内的人员进行了调查清理。清理分为安排部署、自查、编委办复查、总结整改四个阶段。对因工作不细、隐瞒不报或在清理检查后仍然存在违规领取人员经费行为的单位,市监察部门将视情节对直接责任人及单位主要领导按有关规定从严从重处理。目前,全市清理工作已进行到自查阶段。
清理财政供养人员是一项重要人事管理举措。新一轮清理工作的实施,对严肃机构编制纪律,规范人员编制管理,堵塞经费管理漏洞,减少不合理财政支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不仅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也为海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保障。